我的“单位”情结

2025/01/06

一、加入公司的机缘巧合


1994年,研究生毕业前,将要面临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。去怎样的单位工作?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改变了最初的选择,并最终成为河北国投(渤海信托前身)的一名员工。1994年初,我经常在一些商务活动中作兼职翻译。在一次重要的外事活动中,河北国投的一位领导对我大加赏识,并特地留下联系方式,欢迎我研究生毕业后来河北国投工作。

原本有两个单位选择,这一下子又多了一个选择,需要在留校任教、省高速某单位、河北国投中三选一。选择往往是大费脑筋的,经过全面慎重地思考,最终选择了公司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“单位”,并且这一干就是整整30年。

回顾以往重要关口的选择,应该说都是最合适的选择。假使时光倒流,让我重新选择,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,因为彼时彼情彼景、当时的追求与志趣、认知水平,都会成为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。


二、“单位”情结


我们那个年代的个人,普遍对“单位”有着较深的情结。只要是工作的地方,无论是机关、团体、学校、医院、事业等社会机构,还是公司、厂矿、商场等,都常常统称为“单位”。长期在单位工作的个人,一般会对单位产生深厚的感情,尤其是归属感、认同感和忠诚感。


(一)“单位”意味着集体主义

单位最能体现集体主义原则。在单位这个集体中,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,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同事,都是在围绕这个目标发挥作用。大家的工作成果也是相互关联的,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都会影响整体效果,所以都做到了相互配合、相互协作,这正体现了集体主义中重视集体利益和相互依存的观念。而且,在党建引领下,实际上大家都能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,共同为单位的发展多做贡献。由此来看,纪律观念、大局意识、协作精神,在单位是最基本的集体主义表现。


(二)“单位”常常比作大家庭

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郁的“家国情怀” “家园情结”,这种情感在单位也多有体现。同事在工作交往中,一句句“许哥”、“王哥”,一声声“彭姐”、“小星姐”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增加了家庭般的温暖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大家庭一样和谐的工作环境,同志+兄弟姐妹般的友情,正是“高高兴兴上班来”的真实写照。

每当公司有新员工入职时,老员工们会像大哥哥、大姐姐一样,耐心地指导他们熟悉业务流程。有人遇到困难,同事们会伸出家人般的援手。良好的单位文化,让员工有了强烈的归属感,激发大家为共同的愿景而奋斗,齐心协力,共同创造并维护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。


(三)“单位”是创造价值的大平台

 我们单位是提供信托产品和金融服务的。一直以来,特别是近十几年来,每年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达数千亿元,创造了良好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。截止2024年,鲲鹏财富管理高净值客户资产超500亿元,累计实现财富增值超50亿元。近几年来,单位积极探索养老慈善信托,践行慈善公益,主动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。仅2024年,获得“年度品牌价值信托公司”、“最佳社会责任奖”、“最佳领导力奖”等13项荣誉。


单位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,汇聚了公司上下、前中后台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力量。一批批年轻的同事在工作中学习、在学习中提高,不断增强专业本领,自身的价值也逐渐得到了提升,得到了认可,也得到了实现。

单位内部分工明确,协作高效,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,通过良好的业绩,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和信誉,获得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,这些软实力,必将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

     三、祝愿公司


     作为退休老同志,祝愿我们的公司兴旺发达、越来越好,成为受人尊敬的信托公司、河北最好的金融机构。同时我也坚信,我们的两大愿景一定能实现,因为我们有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,有一套不断完善、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,还有一支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员工队伍。

作为退休老同志,不再是运动员了,但我们可以当好啦啦队,为同志们的每一次射门、每一次跨栏、每一次冲刺,摇旗呐喊,擂鼓助威,更为公司每一次成就、每一次进步、每一次荣誉,点赞、喝彩!

在公司工作30年,最深切的感悟:公司的未来,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,而未来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开拓、共同创造的。如果您在公司工作30年后,会不会有同样的感悟呢?